条码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条码系统是由条码符号设计,制作及扫描阅读组成的自动识别系统。 条码卡分为一维码和二维码两种。一维码比较常用,如日常商品外包装上的条码就是一维码。它的信息存储量小,仅能存储一个代号,使用时通过这个代号调取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二维码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它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信息,包括文字、图象、指纹、签名等,并可脱离计算机使用。
条码种类很多,常见的大概有二十多种码制,其中包括:
Code39码(标准39码)、Codabar码(库德巴码)、Code25码(标准25码)、ITF25码(交叉25码)、Matrix25码(矩阵25码)、UPC-A码、UPC-E码、EAN-13码(EAN-13国际商品条码)、EAN-8码(EAN-8国际商品条码)、中国邮政码(矩阵25码的一种变体)、Code-B码、MSI码、Code11码、Code93码、ISBN码、ISSN码、Code128码(Code128码,包括EAN128码)、Code39EMS(EMS专用的39码)等一维条码和PDF417等二维条码。
目前,国际广泛使用的条码种类有:
- EAN、UPC码——商品条码,用于在世界范围内唯一标识一种商品。我们在超市中最常见的就是EAN和UPC条码。
其中,EAN码是当今世界上广为使用的商品条码,已成为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基础;UPC码主要为美国和加拿大使用; - Code39码——因其可采用数字与字母共同组成的方式而在各行业内部管理上被广泛使用;
- ITF25码——在物流管理中应用较多;
- Codebar码——多用于血库,图书馆和照像馆的业务中;
- 另还有Code93码,Code128码等。
除以上列举的一维条码外,二维条码也已经在迅速发展,并在许多领域找到了应用。
条码编码字符集
- ①数字型数据(数字0~9);
- ②字母数字型数据(数字0~9;大写字母A~Z;9个其他字符:space,$,%,*,+,-,.,/,:);
- ③8位字节型数据;
- ④日本汉字字符;
- ⑤中国汉字字符(GB 2312对应的汉字和非汉字字符)。
常用一维条码的码制区别
种类 | 长度 | 排列 | 校验 | 字符符号、码元结构 | 标准字符集 | 其他 |
EAN-13、EAN-8 | 13位、8位 | 连续 | 校验码 | 7个模块,2条、2空 | 0~9 | EAN-13为标准版、EAN-8为缩短版 |
UPC-A、UPC-E | 12位、8位 | 连续 | 校验码 | 7个模块,2条、2空 | 0~9 | UPC-A为标准版、UPC-E为消零压缩版 |
39码 | 可变长 | 非连续 | 自检验校验码 | 12个模块,5条、4空、其中3个宽单元,6个窄单元 | 0~9、A~Z、-、$、/、+、%、*、.、空格 | “*”用作起始符和终止符,密度可变,有串联性,亦可增设校验码 |
93码 | 可变长 | 连续 | 校验码 | 9个模块,3条、3空 | 0~9、A~Z、-、$、/、+、%、*、.、空格 | 有串联性,可设双校验码,加前置码后可表示128个全ASCII码 |
基本25码 | 可变长 | 非连续 | 自校验 | 14个模块,5个条,其中2个宽单元3个窄单元 | 0~9 | 空不表示信息,密度,低 |
交叉25码 | 定长或可变长 | 连续 | 自校验校验码 | 18个模块表示2个字符、5个条表示奇数位5个空表示偶数位 | 0~9 | 表示偶数位个信息编码,密度高,EAN、UPC的物流码采用该码制 |
矩阵25码 | 定长或可变长 | 非连续 | 自校验校验码 | 9个模块,3条2空,其中2个宽单元3个窄单元 | 0~9 | 密度较高,在我国被广泛地用于邮政管理 |
库德巴码 | 可变长 | 非连续 | 自校验 | 7个单元4条3空 | 0~9、A~D、$、+、-、/ | 有18种密度 |
128码 | 可变长 | 连续 | 校验码 | 11个模块,3条、3空 | 三个字符集覆盖了128个全ASCII码 | 有功能码、对数字码的密度最高 |
49码 | 可变长多行 | 连续 | 校验码 | 每行70个模块,18个条,17个空 | 128个全ASCII码 | 多行任意起始扫描,行号由每行词的奇偶性决定 |
11码 | 可变长 | 非连续 | 自校验 | 3条二空 | 0~9、-、 | 有双自校验功能 |
条码各项指标比较及应用领域介绍
类别/项目 | CODE 39 | CODABAR | CODE 128 | 交错式 25 码 | EAN | UPC |
支持符号 | 数字与字符 | 数字与字符 | 数字与字符 | 数字 | 数字 | 数字 |
码义 | 0-9 , A-Z , - $ / + % | 0-9 , - $ / + % | ASCI Code | 0~9 | 0~9 | 0~9 |
启始码 | * | a, b, c, d | A,B,C | (0101) | (101) | 分A,D,E型 |
终止码 | * | a, b, c, d | A,B,C | (101) | (101) | 分A,D,E型 |
码长 | 不限 | 最多32码 | 最多32码 | 不限长度但需偶数 | 8, 13 | 6, 12, 17 |
检核码 | 有 | 有 | 有 | 无 | 有 | 有 |
上市年 | 1974年 | 1977年 | 1981年 | 1972年 | 1977年 | 1973年 |
应用领域 | 汽车业,工业界 | 图书馆,血库 | 工业库存管制运销用途 | 仓储,产品识别包装识别,一般工业与汽车业 | 流通业 | 零售业,包装业 |
优点 | 码长不限可支持文数字 | 启始终止码共四种变化 | 编码方式灵活且长度较短 | 交错编码节省卷标空间 | 世界流通且编码不重复 | 流通条形码始祖 |
缺点 | 编码密度低占空间 | 市场使用率较不普遍 | 检核码运算方式较复杂 | 仅支持数字资料 | 码数固定且只支援数字资料 | 已渐渐被EAN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