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信码是一种全新的二维矩阵码,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合作开发,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上其他二维条码相比,更适合汉字信息的表示,而且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
汉信码技术研发起源
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承担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二维条码新码制开发与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二维条码——汉信码,于2005年岁末诞生在中国大地,汉信码填补了我国在二维条码码制标准应用中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空白。
汉信码及其国家标准报批稿经过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会、国家标准审定会、科技部专家组的软件验收会以及2005年12月26日“二维条码新码制开发与关键技术标准研究”课题验收会,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由包括两位国家科学院院士组成的专家组给予汉信码高度评价,指出:该课题攻克了二维条码码图设计、汉字编码方案、纠错编译码算法、符号识读与畸变矫正等关键技术,研制的汉信码具有抗畸变、抗污损能力强,信息容量高等特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汉字表示方面,支持GB 18030大字符集,汉字表示信息效率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开发的汉信码生成系统具有通用性,可生成汉信码及其他常用二维条码,支持文本信息、图像文件以及二进制文件编码,可在多种打印机上打印汉信码符号。开发的汉信码识读系统图像处理技术先进,可以快速识读多种畸变与破损的汉信码符号。
专家们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产业化,并积极组织试点及推广,同时建议将汉信码国家标准申报成为国际标准。
汉信码的研制成功必将有利于打破国外公司在二维条码生成与识读核心技术上的商业垄断,降低我国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成本,推进二维条码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进程。
汉信码基本技术指标及其特点
1.信息容量大
汉信码可以用来表示数字、英文字母、汉字、图像、声音、多媒体等一切可以二进制化的信息,并且在信息容量方面远远领先于其他码制。
2.具有高度的汉字表示能力和汉字压缩效率
汉信码支持GB18030中规定的160万个汉字信息字符,并且采用12比特的压缩比率,每个符号可表示12~2174个汉字字符。
3、.编码范围广
汉信码可以将照片、指纹、掌纹、签字、声音、文字等凡可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
4. 支持加密技术
汉信码是第一种在码制中预留加密接口的条码,它可以与各种加密算法和密码协议进行集成,因此具有极强的保密防伪性能。
5. 抗污损和畸变能力强
汉信码具有很强的抗污损和畸变能力,可以被附着在常用的平面或桶装物品上,并且可以在缺失两个定位标的情况下进行识读。
6.修正错误能力强
汉信码采用世界先进的数学纠错理论,采用太空信息传输中常采用的Reed-Solomon纠错算法,使得汉信码的纠错能力可以达到30%。
7.可供用户选择的纠错能力
汉信码提供四种纠错等级,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8%、15%、23%和30%各种纠错等级上进行选择,从而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
8.容易制作且成本低
利用现有的点阵、激光、喷墨、热敏/热转印、制卡机等打印技术,即可在纸张、卡片、PVC、甚至金属表面上印出汉信码。由此所增加的费用仅是油墨的成本,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一种“零成本”技术。
9.条码符号的形状可变
汉信码支持84个版本,可以由用户自主进行选择,最小码仅有指甲大小。
10.外形美观
汉信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人的视觉接受能力,所以较之现有国际上的二维条码技术,汉信码在视觉感官上具有突出的特点。
Zint汉信码生成器